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欣逢創校七十週年,為展現藝術教育的深耕傳承與校友情誼,本校校友總會理事長陳志芬與全體理監事,特別邀請本校雕塑學系教授暨藝專時期優秀校友劉柏村教授,創作大型公共藝術作品《綠‧金剛》,並慷慨贊助作品裝置材料費,共同捐贈予母校,象徵「藝承七十、創新永續」的精神。 《綠・金剛》藝術品捐贈歷時數月,分為簽約、植土與捐贈三個重要階段,見證作品從構想到落成的完整歷程。8月21日舉行簽約儀式,由鐘世凱校長、劉柏村教授及校友總會理事長陳志芬共同簽署捐贈協議,象徵校友情誼與藝術精神的延續。 接續於10月17日舉行的「植土儀式」,更是整個創作過程中最具象徵性的環節。現場特別將培養土與臺藝大校園的土壤混合,由鐘世凱校長親自將混合後的土壤連同植栽一同置入作品中心,寓意作品與校園土地血脈相連,象徵藝術根植母校、與環境共榮的精神。植土儀式由鐘世凱校長、劉柏村教授與校友總會副理事長邱俊維共同執行,見證藝術能量在臺藝土地上萌芽生長,延續生命與創造的力量。 10月24日校慶典禮當日,則舉行《綠・金剛》捐贈揭幕儀式,由鐘世凱校長主持,並邀請作品創作者劉柏村教授、校友總會理事長陳志芬、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暨本校前校長黃光男校長、陳嘉成副校長等貴賓擔任剪綵嘉賓;同時由五院院長——美術學院劉俊蘭院長、設計學院傅銘傳院長、傳播學院吳珮慈院長、表演藝術學院曾照薰院長、人文學院劉俊裕院長及謝文啓主任秘書共同揭綵,儀式簡單隆重。校友總會也特別安排兩位舞蹈學系校友代表獻上花束,向劉柏村教授及《綠・金剛》致上最誠摯的敬意與祝福。花束獻禮象徵藝術薪火的傳遞與校友對母校情誼的延續,現場掌聲不斷,氣氛溫馨感人,為整場儀式畫下優雅而動人的句點。 劉柏村教授長年以鋼鐵為創作語彙,其作品兼具時代性與人文思考,是臺灣雕塑界的重要代表之一,並多次受邀參與國際藝術展覽,享譽藝壇。此次捐贈的《綠・金剛》延續其「金剛系列」創作精神,以鋼鐵結構象徵堅毅的力量,結合自然植栽呈現生命的延續與再生。作品中心的金剛植栽盆特別盛裝自校園取土,象徵藝術與土地的連結,體現自然與人文、環境與教育的和諧共存。劉教授以此作品傳達「人與自然共生、藝術與環境對話」的理念,呼應當代永續精神,也映照臺藝大七十年來堅定前行與不斷創新的教育使命。 鐘世凱校長表示,《綠・金剛》的落成,是臺藝大七十週年最具意義的禮物之一,不僅象徵校友情誼與藝術教育的薪火傳承,更展現學校凝聚力與藝術實踐的力量。他特別感謝劉柏村教授的創作奉獻,以及校友總會理監事的慷慨支持,使藝術精神能夠在校園中持續發芽茁壯。他指出,《綠・金剛》所展現的堅毅、共生與永續精神,正是臺藝大持續追求卓越、邁向新里程的重要象徵。未來,學校將以此為契機,推動更多校友與師生參與公共藝術創作,讓藝術成為校園中最具生命力的風景,共同描繪屬於臺藝的嶄新篇章。
【資料來源:臺藝大秘書室公關組張殷綺提供】